当前废旧设备回收市场在国家“双碳”目标与循环经济战略推动下,正经历从粗放扩张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,市场规模持续扩大,2023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总量已突破3.76亿吨,产值达1.3万亿元,预计2025年将达5万亿元,2030年跃升至7万亿至8万亿元。
政策层面,国家通过《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》《“十四五”循环经济发展规划》等文件,明确提升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、强制汽车和电池等行业回收率等目标,并配套税收优惠、财政补贴等措施,为行业提供制度约束与激励。地方层面,长三角、珠三角已建成50个零废弃产业园区,通过增值税即征即退吸引超2000亿元社会资本。
技术革新重塑产业链效率,AI视觉识别、机械臂分拣等技术使废旧金属分拣精度超95%,单条生产线效率提升3倍;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技术将退役电池容量利用率提高至80%,湿法冶金技术使锂、钴回收率突破90%;废旧塑料化学解聚技术可生产再生材料,附加值提升5倍。
市场格局呈现头部企业主导、区域分化加剧的特征,2024年行业CR10(前十企业市占率)达52%,头部企业通过技术驱动(如氢化再生塑料技术)或渠道整合构建壁垒。区域上,长三角、珠三角依托制造业集群形成“回收-再制造”闭环,贡献全国65%的再生塑料产能;中西部则依托资源禀赋布局废旧金属、轮胎等回收基地。
新兴领域成为增长核心,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突破千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45%;光伏组件拆解、退役风电设备回收量2024年同比增幅分别达145.2%和79.2%。